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 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欧洲文明研究  
刘景华:对世界史研究中若干概念的辨析
2024-04-22 09:22  

近年来,对世界史学科和世界史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新的概念也日渐流行。本文不拟追溯这些话语的来龙去脉,而是力图将其所表达的含义作一些辨析,以便在使用这些话语时能够更加精准。

世界史、中国史和文明史

“世界史”和“中国史”这两个学科,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有明确分工。说“中国史”时,一般指发生在今天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一切过往。第二种意义的“中国史”则指中国作为整体从形成到发展的历史,即整体的中国史,而非地方史的总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然而任何国家都会将本国历史置于头等地位,对此的教学和研究都会细、深、透。由此,讲授世界史时也就无需将本国史予以重复;只有在宏论世界历史大势时,才需将本国史置入。而“世界史”也非“外国史”的汇集,可特指“世界整体的历史”。至于世界上发生过的所有历史,有些学者认为可称作“世界历史”。

与此相关的,还有“文明史”概念。“世界史”主要着眼于人类历史的广度扩展,“文明史”则是强调人类发展水平的纵向提升。“世界史”强调人类走向整体性发展,“文明史”则强调人类发展的区隔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文明史”叙事至少应包括:一、梳理全球范围内文明发展的历史和样态,加深对人类文明发展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的认识;二、揭示对人类文明提升作出贡献的人物、事件和活动;三、关注文明间联系、传承、交流、互动等如何提高人类文明整体水平。讨论世界文明史时,无疑应把中华文明包含在内;探索中华文明发展时,也应始终与世界文明发展相联系,在比较和权量中准确定位中华文明。

历史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世界(国外)到底有多大关联?自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以来,亚欧大陆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在15世纪前明显呈三大活动区块,即中东—欧洲区块、印度区块、东亚区块。最早的农业、最早的文明都诞生于中东。印度区块在地理上有一定闭塞性,但常被卷进中东—欧洲区块。东亚区块是独立性最强的地理单元。虽然区域略小,但有足够空间容得下东亚文明主体腾挪迭代。事实上,东亚区块也极少与中东—欧洲区块来往,丝绸之路毕竟道途艰辛,四大发明西传只是缓慢渗透。中国和印度交往也不多,如很少有印度人来中国“取经”。传统中国很少受到另两大区块的干扰,有正负两面效应:一方面中华文明得以连续发展;另一方面历史长卷多是王朝兴衰和更替,往复循环。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作为古代人类活动的两个舞台,虽非中心与边缘,然舞台大小略有不同。1840年后的中国被动地卷入西方的殖民扩张之中。

中华文明是世界重要的文明之一,循着自身系谱和规律前行。古代中国极度辉煌,但对世界其他地方影响较小,受其他文明影响也有限。中华文明在发展中沉淀了许多优秀品质和传统,如以天下为己任、家国情怀等,总有仁人志士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救国救民,文明的深厚底蕴避免了中国沦为完全殖民地。

整体世界史、全球史和全球化

在张扬“全球史”的今天,“整体世界史”也在国内受到格外关注。整体世界史为吴于廑先生首倡,他还指出15、16世纪是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产生15、16世纪之前世界历史是否属于(整体)世界史的困惑,吴先生还曾多次使用“世界历史(发展)全局”概念。吴先生的整体世界史思想,最早源于其论文《时代和世界历史——试论不同时代关于世界历史中心的不同观点》(《江汉学报》1964年第7期),时间上与美国学者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勒芬·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同期。这是睿智的中西历史学者在感知时代脉搏时各自的独立思考。相较而言,“整体世界史”概念含义清晰,不需再加解释。

与“全球史”相联系,还有“全球化”。“全球史”作为一种史观、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也可用于“全球化”以前的时代。而“全球化”则是一种事实陈述,当全球性联系还未形成、东西两个半球完全隔断时,就不能说有“全球化”趋势。若将“全球化”也用于15世纪前,如所谓“中世纪的全球化”、所谓“亚历山大东征是全球化行动”等,就会大谬不然。事实上,“全球化”并非趋势,“整体化”才是趋势,全球化只是人类活动范围“整体化”在1492年建立全球性联系以后的阶段性体现;它在1492年前不存在,将来可能因人类活动延伸至太空而被超越。

“整体史观”指人类社群的活动范围都有整体化趋向。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整体化牵动面也就越大;活动范围扩及全球,全球也就会整体化(即全球化)。当整体化覆盖到一定广度时,整体内部又会不平衡,呈现差异。整体内各局部对整体的影响力、整体对各局部的支配度是不均衡的。整体的各局部相互联系也有疏有密,并非整体内所有事件都具有整体性意义(“蝴蝶效应”)或整体化背景。小范围的整体化也为大范围的整体化准备了条件。整体化有多种模式:有中心—边缘模式,如以古代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以罗马为中心的古代后期地中海世界、20世纪初以西方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有势均力敌、相互激荡的若干国家(集团)共组的松散区域性整体,如上古诸多文明并立的西亚北非、古典时期希腊世界与波斯对峙的东地中海地区。

整体化强度也有差别。1492年开始的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进程呈明显递进关系。哥伦布航海建立全球性联系,世界通过海路连成一片。接着是西欧通过扩张、殖民等手段,控制新“发现”的土地。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具有优势,它们进一步侵吞亚非大陆,全球结成以西方为核心的整体。20世纪进入整体世界后,前期分为若干西方列强各自控制的势力范围。各势力范围之间交往不少、冲突更多,乃至引发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后期,先是两个阵营的平行世界,冷战后世界则在经济上深度全球化,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分工虽不合理,但必将随着新兴经济体向供应链中高端进发而得到改造。

横向发展、交往和交换

整体化作为一种趋势,立足于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理解横向发展的关键也在于纵向发展:只有经济和技术进步了,人类各社群的活动范围才会不断扩大,才会有与他者的交往或冲突等。亚欧大陆长期停留于农本经济时代,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有狭隘地方性,交往和交换非必要生存条件,在相邻文明间并不频繁,在相隔文明间更是间接和间歇的。而体现文明深度交流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则是长过程、长时段的(如中国造纸术西传)。只有到资本主义这种交换和谋利经济的阶段,其对市场和利润的追求永无休止,才会极力扩大活动范围,最终覆盖全世界(全球化)。

横向发展多为强势方的扩张,其底气是本土的强大。有的横向运动如迁徙只是地理移动,如游牧族群侵掠农耕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提升了自己,但对世界整体化的推动力不强。更早的原始人类大迁徙,从非洲迁至亚欧,从东北亚迁至美洲,从东南亚迁至大洋洲,只是自身移动活动范围而已,并非建立全球性联系。

与此相关,许多概念应当慎用。如交往、联系、碰撞、相遇等中性话语,看起来中立、冷静,但使用的前提是交往双方必须是平等的、彼此都受益的。如果把强势方的扩张、侵略等也用这类词语表达,就会遮盖其扩张、侵略的本质,淡化弱势方被侵略被吞并的实质,从而模糊了历史真实。如所谓“哥伦布大交换”,仅仅是洲际间的物种传播而已,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绝未受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历史上主要文明之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22&ZD249)阶段性成果)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网站,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