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 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学术交流  
【天津师大“学人讲坛”第十一讲】韩东育:关于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分析
2023-11-09 08:53  

2023年10月28日,应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院长侯建新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做《关于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分析》学术讲座。侯建新教授主持报告会,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历史文化学院师生近百人到场聆听。

韩东育教授为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世界史)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史,东亚思想史,东亚国际关系史。

韩东育教授回顾了两千多年以来中日关系,自东汉至德川幕府末年的“前现代”,中日友好占据主流;从清末到昭和日本战败的“近现代”,则是战争和敌对的。实际上中日之间的关系结构相当复杂,必须进行梳理和重新分析。

韩东育教授以东亚华夷秩序体系为核心展开分析,在前现代时期,中国在东亚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而日本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将这种关系称为“中心-周边-亚周边”结构,日本即是中国文明影响下的亚周边。与之类似,丸山真男提出“洪水型”文化和“滴水型”文化,“洪水型”文化指被中心文明深刻影响的国家,如朝鲜;日本则是“滴水型”文化,受中心文明影响,但又保留相对自主性。

近代以来,日本试图改变传统华夷秩序,以“国际法”取代“朝贡法”,“恶用”中国话语,四处侵略。福泽谕吉从“落差-权力”结构出发,提出以所谓“国民国家”取代“册封体制”,以“近代文明”征服“中世野蛮”,为取代中国寻找法理根据。面对欧风美雨,竹内好提出东亚国家出现“转向型文化”与“转意型文化”,日本属于“转向型文化”,外在反映鲜明,迅速西化;中国则是“转意型文化”,由内而外,逐渐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以及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背后的历史逻辑都是妄图重建华夷体系、成为新体系的中心——“华”,从而取代中国。

韩东育教授关于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分析,提醒我们反思并重新认识当下的东亚国际秩序。报告结束后,韩老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