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25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办的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四十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学者们围绕着从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是历史的断裂还是缓慢的转变、中世纪早期的“王国”、“国家”、“民族”、“帝国”等观念及其相互关系、拜占庭与西欧的互动、当时诸多编年史记载是否可信、修道思想的解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择要概述如下。
第一,在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是历史的断裂还是社会的转型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普遍强调历史的延续性、转变的长期性和进程的缓慢性。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指出,以彼得·布朗(Peter Brown)和卡梅隆(Averil Cameron)为代表的“古代晚期学派”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于对文化、宗教及艺术的研究,而非遵循传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视角,因而更加强调多种因素的长期交融和社会的缓慢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教授比较了传统罗马公民福利性救助和基督教社会济贫两者之间的异同,认为两者并无本质的差异,所谓的转型与变化不是完全断裂性的,而是有其不变的一面。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教授及其学生李继荣博士通过考察“米兰敕令”的文本内容、语气和文法,深入探讨
了“米兰敕令”的真实性问题,认为该文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敕令”,而应被视为“尼科米底敕答”。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教授分析了西欧中世纪早期采邑制形成的社会基础,强调用益权决定了新形成的庄园制的结构,而庄园制维系了采邑制社会的依附关系。复旦大学夏洞奇副教授梳理了西方学界在“罗马衰亡”与“古代晚期”两种历史研究范式之下,对早期基督教史学代表人物奥罗修及其《历史七书》所进行的解读。他认为由于研究范式的更替,奥罗修从遭贬的命运中得以重放光芒。复旦大学康凯博士分析了罗马人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认识过程,他指出,476年以后帝国西部的人们仍然认为自己生活在罗马帝国之中,直到6世纪初;在帝国东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观念才开始逐渐成形,并最终形成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观念。
第二,学者们对中世纪早期的国家观念、政治结构、权力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梳理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state”一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角度的解释和运用,指出其实质是对中古早期政治权力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他认为,中古早期政治体的统治与管理职能的实现,主要借助于纵向的、横向的,颇具个人化色彩的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关系的聚合则取决于诸多文化因素。北京大学李隆国副教授借鉴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分析了矮子丕平称王历史事件在不同史料中的演变和发展,从而探寻出史料形成背后政治形势的变革和不同利益集团的修史动机,并对史料的可信度进行了辨析。暨南大学李云飞副教授详细解读了817年虔诚者路易制定的传国计划,以当时法兰克的政治结构和国家观念为基础,将它置于诸子分国的传统和帝国一体的诉求之间加以分析,认为西方学界对这一计划的过分褒扬和批评都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