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朱君杙博士围绕罗塔凌吉亚国王罗退尔二世的离婚案,从基督教的婚姻观念、罗马教皇的政治理想以及加洛林王族内部矛盾等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文化与政治权力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译介了英国著名中世纪政治史家马克·阿莫诺教授的一篇讲稿,指出在中世纪晚期英国国家形成过程中,政治文化比政治结构更为重要;中世纪晚期语言和宗教领域发生的重要变革,使英国人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性和他们所处的政治体系,由此才逐渐形成国家概念。中山大学蔺志强副教授介绍了阿莫诺教授另外一篇讲稿,分析了当下史学家们在解读英国玫瑰战争时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观点。
第三,中世纪盛期和晚期史、拜占庭史等领域的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文洪研究员辨析了13—18世纪英国有关公地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他指出,在欧洲中世纪存在几百年的公地制度以及这种制度下土地的公私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武汉大学向荣教授重新评价了中世纪英格兰的敞田制,充分肯定了敞田制对英国农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天津师范大学谢丰斋教授探讨了中世纪欧洲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走势,认为大约从12世纪起,曾经单独活动的南北贸易圈逐渐实现了海陆联通;而大约从15世纪早期开始,两大贸易圈因固守贸易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而走向衰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崔艳红教授对著名拜占庭学家亚历山大·卡日丹(Alexander Kazhdan)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就进行了梳理。南开大学武鹏讲师从写作视角、史料来源与结构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6
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埃瓦格里乌斯及其6卷本《教会史》,并分析了其价值与缺陷。
第四,学者们还讨论了中世纪教会史、文化史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探讨了基督教的修道传统和修道思想,认为在古典晚期和中世纪,基督教修道制度和修院文化的蓬勃发展归并非“禁欲主义”性质的;相反而是体现了当时社会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具有介入和干预社会的作用。中山大学龙秀清教授详细梳理了18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西欧中古宗教生活的解读,指出了基督教教义与实践两者在塑造上层与底层民众的文化氛围的程度上所存在的差异。清华大学博士后张弢考察了中世纪教廷枢机的起源及其职责,将中世纪教廷枢机权力与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职责的转变归结于教会建立以教宗、教廷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式等级体系的需要。首都师范大学施诚教授以教士约翰的传说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探讨了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暨南大学张小贵副教授则以图像本身为主体“史料”,结合相关文物和文字,对太原隋虞弘墓、西安北周安伽墓、史君墓等一批胡裔墓葬中重复出现的半人半鸟形象做出了新的解读。
本次会议体现了国内中世纪史研究水平的提高。首先,议题比较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社会等领域,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其次,论文水平较高,大多数论文都包含对史料的直接研读,且以希腊文和拉丁文史料为主,不少学者还能结合英、法、德等多语种的学术论著,对相关史料深入剖析,并在梳理国外学界研究成果、学术理路的基础上努力做出富有创见的阐释。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和推进对晚期罗马帝国史和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作者张楠,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国洪更)
转引自《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