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11日,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NOGWHISTO)①会议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区域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各大洲的世界史与全球史组织代表齐聚会场。有非洲全球史学家联盟(African Network of Global Historians)的罗卡娅·索科纳(Rokhaya Fall Sokhna),亚洲世界史协会(Asian Association of World Historians)的张伟伟,欧洲普世史和全球史网络(ENIUGH)的加雷思·奥斯汀(Gareth Austin)、马蒂亚斯·米德尔(Matthias Middell)和卡佳·瑙曼(Katja Naumann),拉丁美洲全球史网络(Red Latino americana de Historia Global)的安德里娅·卢克(Andrea Lluch),美国世界史协会(WHA)的特雷弗·R.盖茨(TrevorR.Getz)和帕特里克·曼宁(Patrick Manning),以及国际大历史协会(International Big History Association)的埃丝特·奎黛克斯(Esther Quaedackers)和孙岳。拉美和美国的世界史组织通过讯佳普(Skype)视频设备也参与讨论。
会议主要有三个议题。首先,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主席马蒂亚斯·米德尔介绍了该机构自2011年阿姆斯特丹会议以来的主要活动,然后邀请各方代表简要汇报了各自机构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活动;其次,与会代表共同讨论了各个机构参与2015年在中国山东举行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CISH)的筹备
情况;最后,针对目前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发展现状,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提议各方共同编订一个最新的《全球史主要文献目录》(Initiative for a‘Global History’-Bibliography),并拟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对外公开发行。
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于2008年7月2日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成立,是代表全球世界史及全球史史学家的正式组织。当时,虽有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参加,但真正有组织的机构却只有成立于1982年的美国世界史协会和成立于2002年的欧洲普世史和全球史网络。为增强该机构的全球性和民主性,随后的几年中又成立了亚洲世界史协会(2009年5月)、非洲全球史学家联盟(2009年12月)和拉丁美洲全球史网络(2013年8月)。2013年底,国际大历史协会成功加入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2010年,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成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个正式注册的分支机构。
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旨在促进各大洲的学术组织进行平等交流,鼓励多种研究思路和取向,并对具有历史学倾向(historicization)的其他学术组织和学者持开放态度。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全球史研究机构迅猛发展,如2004年成立的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中心、2007年成立的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史与文化中心、2008年成立的美国匹兹堡大学世界史中心、2011年成立的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史中心等。